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兵家大争在线阅读 - 第159节

第159节

    而且城中还有被打散了燕军,他们的数量不在少数,所以代城跑出的百姓也不是没有战力。

    天空的云雾开始凭空凝聚,地上也冒出一股股雾气。

    代城不远处复活几股隶属各朝的军队,加起来不到一万,也联手对金军发动进攻。

    金军人数虽有十余万,但有武装的却不足两万,一时竟杀的难分难舍。

    代城只是一座支撑前线作战的后勤重镇,城外并没有驻军,否则金军也不敢直攻这里。

    代郡北边的上谷郡,契丹族被安置在这里,他们按照计划在秘密复活的大汗耶律阿保机的率领下,突袭马城。

    马城内没有他们的内应未能成功夺取城门,而且燕军早有准备,加上马城内外驻军规模不小,使得契丹人损失惨重,他们漠视了死亡,对着马城发起一波波悍不畏死的进攻。

    马城就像大象,契丹士兵就像蚂蚁,虽小,却将马城四面城墙爬得满满的。

    “为了大辽的荣光,为了我们的自由!”

    “也为了我们的子孙不受奴役,再大的损失我们也要承受!”

    “我们必须脱离燕国这个囚牢,救出安置在代地的子民后,我们可以返回草原大漠,也可以进军中原!”

    “耶律一族的英烈们,你们快复活吧!”

    契丹族的大萨满在马城外的祭坛上高声祈祷,回应他的是漫天越来越浓的云雾。

    云雾组成种种异兽,在夜空中嘶吼,地上泛着白色的雾气。

    马嘶人喝声从雾中传来,是契丹语。

    第五十六章 皓月锦帆何处依

    明月此时照九州,神州大地各处都有nongnong雾气散出,走出一队队的军魂大军。在某些历史大城、古都郊外则由无数的民众复活,既有古代士农工商,也有死于一年前的现代人。

    他们仿佛什么都知道,知道自己复活的地区统治者是谁,纷纷向最近的城池移动,他们要依附。

    魏王公孙厉彻夜不眠,处理夏城周围依附的大量民众,虽然忙碌之极,可他心里高兴。

    “陛下,复活的民众太多,夏城已无处安置,其他各县想来也是如此。而且……”

    中书丞孙胜疾步而入,对着大殿内揉着太阳xue的魏王禀报:“夏城之外复活的历代军魂数量已有两万余,加上河东郡各县的军魂,估计不下十万。”

    “这是中书令的意思吧?孤这就颁发征召令!”

    陈宫等人组成的内阁替他分担了不少政务,但对于军事他们无权插手,征召各县民壮为天兵,只有魏王有这个权力。

    “报!”

    一名北宫郎将推开侍从阻拦,冲进大殿跪伏在地,声音急促:“陛下!城外军魂已经合军一处,朝夏城压来!”

    “什么!”

    公孙厉站了起来,此时的夏城只有金吾卫管亥一军六千人,以及北宫宿卫千余人,对于庞大的夏城而言,有些捉襟见肘。

    毕竟城中涌进来不少依附的复活流民,都需要军力进行看押监视,如果放任不管反而可能会酿成更大的灾难。

    为方便处理城中的流民事物,陈宫等内阁都在城墙办公,此时他们也因为城下联合的军魂发出的请求而犹豫不决。

    陈宫亲入北宫,在宫门与全副武装的魏王相遇:“陛下,城外军魂向我们求粮,并无攻打夏城之意。往返于各县的信使通行无阻,可见其诚。”

    “求粮?给了粮食会喂饱他们!不给,会交恶他们,还会表现出我们心虚力弱!统率城外军魂的都是些什么神将?”

    “回禀陛下,这些神将出身多是河东大族,以裴氏、卫氏、柳氏以及薛氏等历代高门为主。”

    魏王公孙厉来回踱步,这些军魂就是现成的战斗力,不能白白错失,能收编最好收编,绝对不能让这些复活的军魂相互联合。

    一旦国内复活的军魂联合成一股,那么空虚的魏国能不能继续存在还是两说。

    “替孤书写诏令,征他们为我大魏将军!”

    此时的公孙策与魏无忌收编复活在朝歌城外的军魂后,当着三军将士,数万大军面前同喝三杯血酒,当即分兵。

    他以魏无忌为平原侯,食邑千户,拜南军都督,统率东魏旧部,向齐国大河以北的疆土进军。

    只要魏无忌能一路收编复活的军魂,杀到齐魏边境,军力必然不下十万。齐国以北虽然也有军魂复活,但遭到进攻,这些新依附齐国的军魂的心思可就不好说了。

    之前他一直想的是挡住齐国兵锋,他与魏无忌交流了一番后,听取魏无忌的意见,很简单的四个字:先发制人!

    只要一举荡平齐国高长恭部,大河以北的齐国疆土将传檄而定!

    他率军朝魏郡邺城进发,那里复活的军魂肯定是海量。

    邺城自古就是冀州重镇,这里发生的战事无法尽数,复活的军魂自然也是难以估计。

    长安,这座神州曾经最辉煌的古都,各国军魂都复活了,秦国中尉军压制不住,已经开始陷入混杀,乱杀一气。

    燕京,无数复活的胡人和他们的仆从军对这里发起了潮水般的进攻,这里胡人也早早埋下了钉子,内应在关键的时刻打开了城门。

    这座城不是代城,这里是燕国的都城,这里有十万铁血明军嫡系延伸出的燕军精锐,他们在城门处与胡人部队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拼杀。

    神都洛阳,女皇一袭明黄色龙袍,风华绝代的她头顶皓月,若如女神。

    她看着城下混杀的战场,面无表情。

    洛阳复活的军魂是叛军居多,这些人瞬间就瞅对了眼,企图诈降却被识破,正要遁走,却被周军从四面夹击,不甘心束手就擒,他们自然奋起反抗。

    金陵,孙策高举篆体楚字大旗,一把投进燃烧的火堆,持枪高呼,全军响应,率领吴军杀向楚国王宫。

    巴蜀之地的成都,也是内外一片混杀。

    没有神规定,复活的军魂都会出现在城外。汉军出城要逼降城外蛮军,却被突然复活在城内的叛军攻击。

    见到成都起火,城外蛮氐被火光染红了眼,对着汉军发动进攻。

    大江中游,荆湘交界处的江心岛上,这里的楚国守军已经变成尸体,三个吴国旗帜的军队泾渭分明,但统率这三军的神将却在正中心火堆前烤着鱼,喝着酒。

    “甘大哥,吴侯保证,对我们既往不咎!”

    说话的神将面目沉毅,脸色一道刀疤很是狰狞,与他静谧的气质很是不符。

    “吴侯的话我现在相信,却不相信未来,也不相信孙氏吴国有未来。”

    回话的神将头插鹅毛白羽,一身锦缎大袍随意披在身上,露出块块隆起的黝黑胸肌,身旁放着一把锁链枪。

    他是甘宁甘兴霸,三国时期与威震逍遥津的张辽齐名的东吴无双大将。

    他百骑劫魏营,同样威震两淮驻守的曹氏魏军,与张辽难分伯仲。

    甘宁随手将烤焦的鱼撇到火堆,提酒起身喝问:“纵观神州各国,哪个国家不是人才济济?随着以后不断有神将复活,我们这些人投靠过去,也只是边缘人物,很难崭露头角。”

    “吴侯想来已经攻克建业城,以吴侯的雄才武略,必能一举荡平江东六郡,再建东吴基业!我们本就是东吴将领,吴侯必能接纳。”

    另一名神将起身劝谏甘宁,他叫徐盛,东吴的水军大将。金陵在他们的称呼中,是建业,建功立业。而不是六朝脂粉,歌舞升平,商女不知亡国恨的金陵!

    甘宁望月独饮,随后呵呵大笑:“既然你如此确信吴侯能接纳我们,怎么不随吴侯去攻打建业城?”

    接着疤脸神将也起身,神色一如既往的沉静:“吴侯性烈,最容不得乱臣,有仇必杀。我们去了,他能一时克制住,难保他能克制一世。”

    他是周泰,东吴的水军大将,与徐盛是铁搭档。

    与甘宁一样,他们三个虽然是东吴大将,但不是孙策嫡系,而是孙权的嫡系,他们的崛起,则代表着孙策老臣旧将的衰落。

    就是孙策对他们既往不咎,难保孙策手下嫡系神将不对他们玩花招。战场上死于敌手是本事不济,自当认命;而被自己人阴死,实在是憋屈的让人难以瞑目。

    所以他们没有去随孙策进攻建业城,而是在大江之中复活,商讨今后的道路。

    “我们怎么说也是东吴旧臣,楚国不能投靠,吴楚争霸江南之地,投靠楚国一不能获得信任,二来也有损名节。”

    甘宁的话让周泰微微点头,徐盛自然一切都听周泰的,他与周泰同进退。

    “以吴侯的大略,占据江东之地必然兵出中原,所以齐国也不能投靠。再说我不看好韩信,他打仗是好手,可不是什么治国好手。而且齐国王室暗弱无人,韩信有失,齐国必然分崩离析。”

    甘宁出身巴郡大族,虽然少年时期浪荡不羁,什么事想到了就做,很非主流,可他读的书比周泰二人要多。

    虽然鬼界他们待了近两千年,可那里他们只是沉睡,能思考的只是自己的一生经历,很难和别人交流。

    “至于中原的武周,你们愿意在一个女人手下效力么?”

    周泰二人自然摇头,他们是豪强水贼出身,虽然懂政治,但更喜欢跟一个爷们混日子,奔前途。

    “我们是东吴旧将,占据巴蜀之地的汉国我们投靠过去就是寻死。现在能投靠的只有北方各国,是西北霸秦还是北方强燕?”

    周泰想了想说:“两国各有底蕴,过了今夜两国不缺无双级神将。我们去了也只是锦上添花,算不得雪中送炭。”

    “至于晋国的李氏王族虽然源出赢姓,可毕竟有胡人血统,而且被强国夹在晋州北部,我不看好这个国家的前途。”

    甘宁最后一句话,使得他们可以选择的国家只有东西两魏以及赵国,赵国连晋国都不如,直接舍弃。

    “而我看好公孙策,此人获得温侯传承,一年之内百战百胜,单枪匹马打下三郡之地。西魏兵威威震列国,此时国小,难保以后不会称霸河北,进而一统天下!”

    甘宁说罢,与周泰二人同时沉思,其实他也只是分析,并没有投靠西魏的决心。

    第五十七章 长平军魂四十万

    同样是这一夜,上党郡。

    魏国北路大军由董卓左卫,公孙恩武卫组建,董卓统率左卫先行,先锋华雄已经踏过井陉,转而南下,一路朝邯郸急速前进。

    公孙恩是武卫大将军,与武卫将军郭亮、马谡率武卫四万人还在上党郡,等待前锋消息再做打算。

    郭亮率两军坐镇武乡,防备西北方向可能出现的晋军。

    公孙恩率三军驻扎于涉县,正在做赵国武安守将赵豹的工作,只要武安一降,他就能向东直行,可能最先抵达赵都邯郸。

    赵豹是赵武灵王的幼子,平原君赵胜的弟弟,自然也是赵惠文王的弟弟,与廉颇、李牧。赵奢都是同时期的人物。

    他是赵国宗室,为了不打草惊蛇,之前并没有在武安做接触。

    赵豹这个名字很陌生,可他的眼光似乎比哥哥平原君赵胜要强不少。

    他在中年时被亲哥哥赵惠文王封为平阳君,比赵胜这个异母哥哥晚了不少。

    赵何死后两年,韩国野王地区降秦,韩国上党郡与本国的联系被切断。冯亭献韩上党郡于赵国,赵孝成王接受,赵豹死死劝阻。

    可赵孝成王不从,于是才有了两年后的长平之战。

    上党郡在当时很是紧要,原本晋国时就有上党郡,但三家分晋后,因为这个地区实在是紧要,三晋都不愿意放弃,于是上党郡也一分为三,有了三个上党郡。

    而另一位武卫将军马谡率两军镇守上党郡郡治长子城,他是三人之中最有后勤天赋的将军,北路大军的大半后勤补给堆积在长子城,由马谡负责调发。

    长子城南三十里,冲天的雾气久久不散,侦查复活军魂情报的魏军斥候发现后,急将信息传报马谡。

    这里有个军镇,叫做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