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兵家大争在线阅读 - 第17节

第17节

    在公孙策眼里为了银行内的金银,浪费时间根本不是什么划算的买卖。军魂的力量与日俱增,他今天两千符兵和三千守军死拼,如果不是高顺的二百陷阵天兵投入战场,这一战估计能胜,也是惨胜。

    慰问完受伤的陷阵天兵,他召集手下人马开始讨论接下来的行动。

    饭后的会议上,公孙策高坐正中位置,其他人员各依身份能力高低,分两列坐在公孙策下列左右。

    先是负责搜刮金银的杜远征和刘威报告了县城内的金银收入,刘威语气轻快,熟门熟路:“金二十七公斤半,银一百三十共斤差一点。前后五个县,我们现在总共积累了黄金一百八十七公斤,白银九百五十公斤。这是详细账单,经手人员都签字画押盖了指印。”

    “还是有点少,金银太分散,不好收集。这些甚至还比不上一个县里的银行金库。将这些东西交给李晶,我们还要在找一些人才,我觉得我们人手还是有点少。”公孙策连说两个有点少,不是他贪心,而是现在就像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不快快壮大自己,早晚会被大鱼吃掉。

    “主公所言极是,确实有点少,不过这些事情还可以先放放,现在紧要的事情就是先把平凉郡城攻下来。”军师楚萌萌把玩着手里的折扇,语气轻佻。他在那一战之后就表示愿意投效公孙策,很复古的称呼公孙策主公,以家臣自居。

    虽然这让公孙策有些不适应,不过心里还是很喜欢这个称呼。铺开地图,公孙策拿着木棍指着平凉郡城与自己所在的泾河县之间说道:“根据李子祁将军所言,平凉郡城内有万余定难军。不是我们现在能啃得动的,所以本将军打算继续沿州级高速公路攻下花镇,复活那里的秦军作为我们的前哨。”

    “然后率军回返,从泾河县沿郡级高速公路向西,在明日日落之前打下冲信县城。冲信县城与泾河县只有三十公里,复活两县秦军,守可互为犄角,攻则合军一处,形成一把有力的拳头!”

    公孙策的战略水平并不高,但安梦给了他不少的提示,让他想出了步步蚕食,极有cao作性的一套战略规划。

    二更,显卡风扇坏了,绑了个cpu风扇上去~似乎很给力!晚上还有一更,可能有点晚……

    第三十九章 马成?

    公孙策当天下午就攻克花镇,率军返回泾河县。县城内幸存的民众被复活的三千秦军编民造册,开始在县城附近伐木建造军营。

    “不知怎么,感觉好像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希望不是什么太糟糕的事情!”公孙策在空荡荡的县城里漫步,身后跟着一群卫士。他对自己现在这样的成绩已经略有满意,十天之前,他和刘威结伴出咸阳。现在他贵为大秦左庶长,已经步入大秦军功贵族的中上阶层。

    漫步返回军营,望着只比大秦旗帜略矮的两面旗帜,他更是意气风发。一面是‘公孙’将旗,紫底黑边白字;一面是自己部队名号旗,白底黑边的旗面,正中竖直‘横野校尉’大字苍劲有力,随着夜风跟着旗面飘扬。

    “主公!”

    公孙策望着‘公孙’大旗飘扬,有些入迷。听到声音,扭头一看,是自己前天使用招安状招降的夏军将领李子祁。

    “何事?”公孙策敛去脸上神色,高顺时刻告诫他,身为人主,不可失了威仪。失威不利于统将镇军,失仪则会让麾下人心崩乱。

    “禀告主公,半小时前楚军师派遣鬼将李进出营。鬼将李进持有主公令箭,末将依律放行。”李子祁实际战斗能力并不高,统军能力一般,却胜在做事勤勉。公孙策看在眼里,自然对李子祁的能力要合理安排。

    “很好,事无巨细都可向我禀告。紧要事件,我若不在,可找高顺,高顺若不在,可召集营中诸将共议。”公孙策现在最信任是高顺,其次是安梦郭亮,之后再试楚萌萌、杜远征、李子祁以及另外一名降将姜鹏。

    “主公,何不早早安歇?”高顺带着陷阵天兵在军营内巡视。符兵早早安歇,很懂规矩,有着难得的安分。军营的巡视,主要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威慑。可以很好的增加军中严肃气氛,让众人不敢松懈。

    “心中有事,出去散散心。你也早早休息,明日作战任务很重。关键时刻还要仰仗陷阵天兵,一会让姜鹏和刘威来接替你。”公孙策看到高顺,心中的忧虑不再掩饰。

    对于心病,只能靠自己治。又见自家主公没有说是什么心病,高顺自然不会追问。告别公孙策,他带着陷阵天兵继续巡逻。

    第二日天明,早饭间李进一身尘土,很是狼狈的返回军营,报告他一夜侦查的结果:“冲信县城也是三千夏军镇守,守将阿卓。城外却有五千凉军立下营寨,还在伐木,建造攻城器械!凉军挂宋字将旗,不知主将何人。”

    一边说着,李进从怀里掏出一路记载的村镇守兵情报。

    公孙策之所以能够能够一路高歌猛进,除了遇到的军魂没有成长起来外,每夜李进打探来的情报占了很大功劳。不过今天有些奇怪,往日回来都是一尘不染,好似郊游,远远不像今日这么狼狈,好像被追杀一样。

    “凉军之中有两名兵家传承者,若不是二人争功,在下这具鬼身可能就化成灰烬了。那两名传承者一个武技高强,却为人莽进,另一人心思慎密,差点就折在他手里!”李进解释了大厅内众人心中的疑惑,李进也是后怕不已。鬼将一旦战死,就彻底消散在天地之间,很难有复活机会。

    “兵家传承者?看来这一战有点热闹了!”公孙策摸着下巴处黑密的胡须,对他而言,现在和西北出现的各种军魂都交过手。至今斩杀将军四人,可唯独没有和其他兵家传人交过手,心中颇有些遗憾。

    楚萌萌却是一脸郑重:“兵家传承者,心思活络,不像那些复活的武将,现在脑袋里面还是浆糊。所以这一战要慎重!”

    “嘿嘿,何来慎重之说?凉军攻打夏军,两军交战相互防备对方还来不及,哪有心思顾及到我们。一路顺利,在明日下午就能赶到冲信县城。估计两军正是火并到了最后阶段,说不好我们能刚好当他一回渔夫!”

    “我赞成大哥的意思,为了防止凉军攻占县城,复活冲信县城内的军魂。我们必须加速行军,早早到了冲信县城,我们的才有多余的时间选择战术。不至于太被动!”郭亮剑眉下,一对黑漆漆的眸子透着寒意。

    “郭亮说的有道理,宜早不宜迟!”杜远征手里有兵,自然也有发言权。

    刘威等人对公孙策这一路来的表现很是敬服,纷纷赞同公孙策的意思,一口气冲到冲信县城,只要凉夏两军不是联盟状态,他们怎么说都是站在有利地位的。

    冲信县城外,前凉军队此时也开始造饭。中军大帐前三杆大旗萎靡挂在旗杆上,一杆自然是挂着一杆凉字旗,另外两杆一个是宋字旗,另一个是四个大字,极为炫目:前锋都督。

    号鼓响起,部将以上的军官纷纷纷纷前往中军大帐议事,不敢延误。马成随意抹了一把脸,手里拿着刚出笼的大馒头,馒头中间切开,放着酱菜,边走边吃,根本无视那些复活军官的鄙夷目光。

    就连同为兵家传承者的杨扬也受不了马成的随意,自从马成加入凉军阵营,被分配到宋配部队里后,杨扬时时刻刻就感觉不舒服。处处针对马成,加上马成又懒得和原有的将领攀交情,所以马成至今还只是一名曲将,不像杨扬,已经是一名部将,手下更有五十名嫡系亲兵,都是融合了凉军阵营战魂形成的天兵。

    公孙策某方面来讲,甚至还不如杨扬。起码杨扬就有自己的亲卫天兵,而公孙策却没有。不过论自由,十个杨扬站成一排,也比不上公孙策逍遥自在。再论实力,公孙策两千五百人最不济也能和宋配五千大军杀个同归于尽。而杨扬,在实力上,连杜远征的二百杜氏天兵就能将他完爆。

    “本都督在此拖住城中守军,杨扬司马持我令箭,沿大道向东攻城掠地。沿途复活的大凉军士暂时归你调遣,务必在天黑前将泾河县城攻下!到时我们三路齐攻平凉郡城!”宋配一身普通的鱼鳞甲,背挂披风。一点都不张扬的扮相,长相也不是很有看点。

    前凉张轨是晋臣,在西晋做散骑常侍,后来择机做了凉州刺史。当时凉州境内“盗贼纵横,鲜卑为寇”。张轨到凉州后,没有急着统兵征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整凉州吏治。

    要整顿吏治,张轨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在选拔人才时,他倾向于凉州名门大姓。因为他深知,凉州河西的稳定非仰仗世家大族不可。故不惜用高官厚禄和崇礼卑辞征用世家大族中的代表人物,如宋配、阴充、汜瑗、阴澹四人。

    这四位就是张轨的股肱谋主,其中宋配居首。宋配,字仲业,敦煌人。宋配少年时期就“慷慨有大志,清素敦朴,不好华竞。”

    宋配所在时代以貌取人是主流的取才方式,他患有皮肤病、满身长有鳞甲,是很大的劣势,而且个子不高。不过宋配能文能武,声名远播。在张轨出任凉州刺史后被拜为司马,辅佐全州事务。

    永兴二年(305年)六月,鲜卑首领若罗拔能率领众卒偷袭凉州,张轨派遣宋配出兵还击。作为张轨到凉州后,与鲜卑族的首次交锋,宋配发挥其军事才能,率领兵卒杀死了若罗拔能,并俘获十多万鲜卑军民。这一战让宋配名扬河西,也让刚刚到凉州的张轨在凉州这片交织着梦想和热血的土地上站稳了脚跟,树立了威名。

    宋配在这次动荡中复活,凉国国君虽然还没有复活,可他宋氏一门在凉国势力极大。所以才能统合了分散各地的凉军散落军魂,拥有节制各路将军的都督官职。

    “末将领命!”杨扬昂首出列,接了军令和令箭。宋配只是对他笑了笑,等杨扬重新入列时又听宋配继续宣布军令:“曲将马成为杨扬副手,望你二人携手合作,不可堕了我大凉威名!”

    马成只是一个曲将,却有资格在大帐内排队。他出列无精打采的对着宋配抱拳行礼,接了军令二话不说又要回到队列里,他还打算躲在人堆里,继续打打盹。他昨夜和杨扬和身份不明的武将交手后,心里总有什么在扑腾,弄得他一夜难免。

    “你获得了马大人的传承,千万不可丢了他老人家的名头。不然老夫必有军棍伺候!”宋配的口气里,似乎对那个马大人很是推崇。马成连连点头说:“小子也不敢堕了先祖威名,宋都督安心就是。”

    于是公孙策从泾河县沿公路南下,一路疾奔,杀向冲信县城,生怕让凉军抢了先。到时候平凉郡城一战,就不是他可以应付的了。待那时必然要邀请大秦援军。那样他就没有独占平凉郡城的军功,他军功晋升的速度会被拖慢一大截。正可谓一步早,步步早。这领先一步的优势丢失了,以后想要追回来,可就不是那么的简单了。

    另一头冲信县城,杨扬和马成两个相互看不顺眼的家伙带着七百凉军沿着公路向东北行进,目标就是泾河县城。

    这可苦了在公路两侧安营扎寨的其他势力军魂,被两头杀来,跑都没地方跑。

    公孙策率部追求速度,一路都是符兵开路。两千符兵分成前后两队,交替进攻,战后立马就会被补充完整。所以行军速度很是犀利,根本不是杨扬一部所能比拟的。

    杨扬、马成二人甚至为了每一战谁的部队先冲锋争吵起来。杨扬是主将,可也架不住有都督宋配撑腰的马成,再说他是主将,战功的大头还是他的,他的兵也多,他不出大力气,谁出大力气?

    中午两点左右,公孙策一部行进二十公里,正要进攻下一个镇子,不想看到镇子上已经挂上了凉军旗帜!

    “报!”前方探骑最先发现,驻马在公孙策马前,急声禀告:“前方小镇已被凉军占领,军力不下两千!镇中旗帜可见,分别是是‘司马杨扬’,‘军侯马成’!”

    “马成!”公孙策在马上一声惊呼,那探骑不明所以,很确定的点头说道:“我等亲眼目睹,看的一清二楚,确实是军侯马成四字!”

    “天下间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也不一定是他。”公孙策低声说道,语气落寞。挥退探骑,他仰望苍天,叹息连连。

    马成是他最好三个好友之一,他多么希望马成那日没有走,陪着他度过那个疯狂的一夜。不管怎么说,都能保证马成的性命,不像现在,生死不知。

    “希望是他,虽然敌对,起码他还能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公孙策再次收敛脸上落寞,保持自己的威仪。

    挥军前进,是不是马成,交战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第三更,总算赶出来了!特等全勤是这月的目标,大家多多支持。新书榜不知道能不能上?特想上……

    第四十章 斗将

    小镇经过原先军魂以及上万民众的努力,已经彻底改造成了一处矮小土城。城墙三米高,修建的并不是很齐整,远远望去,蜿蜒如蛇躯。

    公孙大旗出现时,并排站立在城墙上的杨扬马成反应各自不同。马成自然是如同公孙策一样,先是惊喜,立刻冷静下来,认为自己想多了,不过心中还是隐隐有些期盼,希望对面的统军之将是自己好友公孙策。

    公孙一姓在朱元璋北逐元虏后,就就消失了。朱元璋是极度厌恨胡人的,下达了去胡姓的诏令。所谓的胡姓多是复姓,很多胡人内迁,改成的姓氏,如慕容、宇文、独孤等姓氏。就连原有汉人的复姓,如公孙、皇甫也都一一改复姓为单姓。公孙策这一支,在他太爷爷那一辈,就独自恢复公孙姓,不再使用原来的孙姓。

    杨扬却是兴奋,这一天他一路攻伐,逢战必胜,心中的自信溢于脸面。他有自信的条件,他本是大学体育专科生,有非常优异的体魄和运动天赋。那一夜他获得了前凉河西武将索苞的传承。

    索苞是谁?其实杨扬也不是很清楚,一个体育专科生你能指望他对历史了解多少?姓索的历史名人,他脑子里面只有水浒里面的急先锋索超,还有一个清宫辫子戏常常冒泡的索额图。

    索苞是敦煌人,索姓不仅是敦煌望族,在河西之地也排的上号的大族。

    他有文武才,举孝廉,除郎中,每征伐克敌,勇冠三军,时人比之关张。宋配的后人宋澄在金城被羌人步卒三千人所围,穷守孤城,垂当破没,索苞以骑兵五千奋勇突破羌兵战阵,径入金城与澄对坐于城头,捶头拊掌大笑而谈,对城下羌兵犀利的兵甲威势浑不在意。

    羌兵四面攻城,索苞谓宋澄曰:“君但安心,观我击之。”于是张弓接矢,绕捶射之,羌兵无不应弦而倒,尽数身死于城墙之下,当场射杀三十余人,射杀羌兵近百,羌兵当即溃败,宣扬索苞威猛如神将。

    索苞人称赛关公,不仅是自己国内如此,其他国家也是这么认为的。按照三国志系列的评分,个人武力约在95分上下。搁在三国那样群雄并起的时代,可以和太史慈划等号。

    “按照宋都督的军令,我们必须在天黑之前拿下泾河县。如果被外面的秦军困在这里,完不成军令,怎么回去向宋都督交代?”杨扬手持大刀,语气高亢。他已经开始幻想自己出城,接连斩杀来犯秦军统将,然后乘胜席卷,一路攻克泾河县城。到时候宋都督起码也要给他一个封号校尉或者牙将当当!

    “再说,你回去只是挨一顿可轻可重的军棍,毕竟宋都督眼中,你就像人家侄子一样。不像我,无人照顾,搞不好还会一撸到底,从头开始!”杨扬望着马成,有些鄙夷的说道。

    “那好,我们下城和他们决战!”马成已经从望远镜上发现公孙策中军之中,有些人穿的衣服纯粹乱搭,各种名牌套在身上,连商标都懒得拆。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女人!

    要知道,复活的军魂眼中根本没有男女区别。对于行军打仗对于女子更是严格禁止,不得携带窝藏。对方中军有女人,说明对方主将肯定不是复活的古代战将。再说,每个军魂复活,是不缺衣甲的,没必要也不会对现代衣物感兴趣。

    公孙策带着中军与前军汇合,中军将领人人一个望远镜观察小镇防御。无不皱眉,因为这是一个已经彻底改造完成的小镇。之前他们遇到过,因为时间充裕,攻克并不困难。只是这里,就不好办了。

    “守军有两千,这里距离冲信县城快马来去只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我们的时间不多,必须要在前凉援军赶来之前将这座小镇攻克!不然只能撤退,前面的计划将会被彻底打乱!”

    公孙策刚说完,身旁郭亮指着前方说道:“大哥,凉军出城了!”

    “天若与之,不取,罪也!”公孙策拍手大笑,没想到凉军主将如此贪功,竟然想和自己野战。是该说那个司马杨扬自信过头,勇气可嘉呢?还是该说他不明局势,愚蠢透顶?

    “传本将军令,成申部为右翼,杜远征弓兵为辅;曹腾部为左翼,姜鹏一曲为辅;本将自领中军。另李子祁一曲守护后勤辎重,调赵甲部符兵为全军后继!”公孙策军令下达,全军开始整合阵势,摆出锋矢阵,一个很强力的冲锋阵形。他们在布阵的时候,杨扬两千人出城,也开始在公孙策阵前三百米的地方摆阵。

    在泾河县城休整一夜,公孙策的部队伤员归队,人数恰好三千。符兵两千,再加上四名符将的亲兵二百人,还有杜远征、姜鹏、李子祁、高顺四将,各都一曲,八百人。加在一起,恰好三千。

    但是属于公孙策自身的嫡系兵力,只有姜鹏、李子祁、高顺三曲共六百人。

    杨扬列阵的时候才发现,对面布好阵势的秦军要比自己多,大约多一千人!而且还有骑兵,好在不多。他已经有点后悔自己的莽撞,一边担心秦军会不会乘自己布阵之时攻击自己,一边又在想着怎么将对方干掉。

    由于兵力比秦军少,再分兵明显是个愚蠢的办法。那样很容易让秦军逐个击破,而且他也没有多余的统军将领。对于马成,杨扬是不会分兵给他的。只有合军一股,他杨扬才能牢牢把持住军队的统率之权。

    所以,杨扬摆了一个方阵。他大刀指着公孙策说道:“这一战我们赢了!本来还有点悬乎,只是那个姓公孙的白痴给了我们机会!”说完,杨扬忍不住心中欢喜,哈哈大笑。

    马成放下望远镜,难得的露出一张笑脸,问杨扬:“怎么会这么说?很有把握?”他的发自心中的高兴,显露在脸上的笑容,这一刻在杨扬眼中却是带着讨好的意思,杨扬更是高兴,突然觉得马成也不是那么的讨厌了。

    “这一仗胜率应该是对半,可对方主将犯了两个错误,所以注定要败!”杨扬伸出两根指头,很有底气的说道:“第一是在我们布阵的时候,他们错失了攻击我们最好的机会!第二就是那个姓公孙的白痴竟然自己打头阵!”

    杨扬获得索苞传承,在宋配军中与诸将比武,也在三甲之列。他现在只是初步成长起来,他还有很大的潜力,所以他对其他兵家传承者都是不怎么看得起。指着公孙策继续说道:“他当自己是吕布么?只要将他阵斩,突破他的中军,这股秦军人数虽然多,也会崩溃逃散!到时候我们咬着他们的尾巴,一路追杀,想着就觉得痛快!”

    那头公孙策放下望远镜,心头高兴,扭头对左右笑说:“这一战,和他们先斗斗将!谁敢先去搦战?”

    “大哥,看我的!”郭亮也不等公孙策答应,策马高呼一声,眨眼就不见了人影,只留一地飞扬尘土。

    “那个杨扬摆出的阵势,明显是想突破本将所在的中军。想来也多少有些依仗,高顺你去为郭亮压阵!切记,不可伤了那名叫做马成的军侯,生擒即可。”

    “喏!”高顺策马出阵,公孙策还是有些不放心,带着全军向前移动。

    “我是郭亮,你们谁敢单挑!”纵马打转,马槊遥指杨扬。

    “记住了,杀你的人叫杨扬!”杨扬拍马出阵,大喝一声,举刀就砍。

    马成见对面又奔出一将,不管怎么说,杨扬也是自己袍泽战友,不能弃之不顾。毕竟这里两千多凉军看着,自己还想在凉军阵营混,若无视袍泽被群殴轮死,他的名声可就臭了,估计不会有其他凉军将领愿意和他一起上阵。

    于是马成拍马出阵,径直杀向高顺,大吼一声:“莫要以多欺少!来将通名,在下凉军军侯马成!”

    “大秦横野校尉帐下,亲军军侯高顺是也!”高顺应答一声,转向杀向马成。

    马成心里一惊,持枪和高顺战到一起。他念及高顺是公孙策军中战将,手上留力。对面高顺有公孙策的吩咐,只想耗尽马成气力,将其生擒。所以招招防守,让马成接连不断的进攻。

    高顺马成二人,一个攻的时候尚有余力,一个守的时候技巧高超。两人打的十分热闹,就连公孙策都有些疑惑,马成这家伙究竟得了谁的传承,竟然能和高顺杀的难舍难分,要知道现在的兵家传承者都没有成长起来,而高顺直接就是巅峰实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