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西楚]霸王无独在线阅读 - 第105页

第105页

    早在身畔无陈宫、高顺与张辽出谋划策、冲锋陷阵的那会儿,他可全得自个儿顶上。

    不仅需想破脑壳,为自个儿谋划,为并州军谋划,一会儿又需亲自披挂上阵,带着群憨子兵四处征战纵横,哪能没几把刷子?

    不过是本性大大咧咧,又爱仗着部下得力、不时惹出些累人收拾的烂摊子,平日里要么装傻充愣地蒙混、要么压根儿就懒得去使罢了。

    这会儿难得认真起来,打理一城事务又算得什么?

    当年若非王允那臭老头儿说话不算话,过河拆桥,不叫他插手朝政之事……他定也照样是手到擒来,得心应手。

    吕布进城后所做的头桩事,便是将周殷一干亲信捉拿下狱,留待项羽回都后再做处置。

    接着直奔大司马议事的殿室,很快便在偏殿一密室中,寻着了四肢被捆缚住,嘴被破布塞着、动弹不得的章邯将军。

    章邯突遭算计,先为周殷叛楚而震惊,后又不知外头局势如何,心里正焦虑不已。

    一旦真让周殷得逞,他对自己会有何下场,也是心知肚明——不论周殷究竟与谁勾结,他几乎是必死无疑。

    哪怕侥幸得以苟存,面对盛怒的项羽,失职丢了国都的他也没了活路。

    不料柳暗花明,纷乱脚步声后闯入的竟是吕布,章邯震惊地得了松绑,僵硬地坐起身来,对上一脸漫不经心的吕布,本就弱上一截的气势更放低几分。

    “章将军,”出乎章邯意外的是,这出了名的性情暴戾、连项王也敢揍个鼻青脸肿的年轻骁将,竟是神色如常,丝毫无挖苦他太过无能、才遭了叛贼暗算的意思:“都城守军,既是你最为熟悉,接下来还是交由你打理了。”

    竟还愿用他……

    章邯眼眶一热,按下满心羞愧,沉声应是。

    把那群龙无首的部曲重新丢回章邯手里,正叫吕布乐得轻松。

    他称不上有甚么心得——充其量是人尽其能,才尽其用。

    只消凶猛果断地将那些麻烦乱糟事给全派发下去了,他自就能落得清闲。

    横竖他不过是帮那憨子霸王稳住本营,又不是来趁机夺这劳什子权的,哪会乐意劳心劳力、多费心思?

    让各归各位,重司其职便是。

    若办砸了,也只能怪那憨子有眼无珠,选错了人,连场乱都经不起。

    须臾之间,就又将几人打发出去,吕布轻哼一声,心情倒是不似之前那般坏了。

    虽难免还有着几分因亲手放跑宰那老刘贼的良机的激愤不平,可方才那一箭射死周殷、龙渊剑也的确极好使……这二者所带来的得意,已悄然盖过了那些个不快。

    他娘的,幸亏自个儿回来得早,可算在这老阴险的兵仙手底下保住了那十五万倒霉蛋。

    而在韩信眼里,他这贤弟神色漠然,一身湿漉漉的战袍也懒得换下,姿态随意地坐在大司马殿室的主位上。

    哪怕身上袍服尚在滴滴淌水、履上沾满泥泞,他也丝毫不显狼狈,气定神闲得似是从来就为此地主人。

    一双长腿懒散交叠,修长手臂虚虚搭在矮桌上,周身一下透出股源自骨子里的自信从容,豪放潇洒,强悍威风,还有难以言喻的——凶蛮野性。

    韩信莞尔一笑。

    又见吕布薄唇紧抿,听官吏不断鱼贯而入,汇报这夜动乱细况时,似不耐烦得紧,但只略加思忖,便气定神闲地发号施令。

    一桩桩事务被有条不紊地安排下去,起初六神无主的楚官楚将先受其气势所摄,后则自从善如流,欣然从命,各司其职。

    若单靠一柄龙渊宝剑,纵能镇住一时之乱,却绝不可能令事态进展如此顺遂,令乱序重新归正。

    韩信深知其中厉害,不仅愈发佩服贤弟这智勇兼具、还极其谦逊的天赋奇才来。

    第51章

    吕布一顿快刀斩乱麻, 堪称立竿见影。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他便将因大司马周殷之叛而心神不宁的诸官全安抚住了,令得一场汹涌暗潮消弭于无形。

    见便宜老兄好似怔楞在旁, 无所事事, 吕布嘿嘿一笑,眉目间那冷峻漠然倏然化作一片黠然:“韩兄辛苦, 布来得应还不算太迟罢?”

    韩兄微微一笑, 打趣道:“贤弟来回奔波, 以一手神射轻毙叛首,还需主持大局, 尚不觉辛苦。而愚兄不过于营中打了会儿盹,何谈苦累?”

    吕布摇了摇头, 心里得意,嘴上勉强谦道:“坐镇者若非韩兄, 布又岂敢任性轻离。”

    叫他紧赶慢赶, 就怕晚上一步回来, 人全没了。

    韩信观他目光虽仍烁烁,面色却难掩疲敝,不由感到几分心疼,劝道:“诸事暂了,贤弟还是快快歇息去罢。”

    “不急。”

    吕布胡乱抹了把脸上残存水渍,心不在焉地站起身来, 下一刻才恍然意识到还穿着一身湿漉漉的战衣,不禁蹙眉, 命人取身干净衣裳更换。

    待衣袍被人取来, 他心里揣着事, 懒得避开韩信, 也不让下人伺候,径直当着其面大大方方地将湿衣褪尽,大刀阔斧地将干衣给换上了。

    换好干净衣裳,他未重新坐下,而是踱至韩信跟前,目光炯炯道:“布有重任相托,还望韩兄莫要推辞。”

    他态度郑重,韩信毫不犹豫,正色道:“但凡贤弟之请,愚兄固然才疏,亦是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