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清穿咸鱼六皇子在线阅读 - 第158节

第158节

    况且,六阿哥是太子嫡亲的弟弟。

    他本人没有意见,就更不关他们事了。

    于是,彩虹屁就吹起来了。

    “皇上有个为国为民好儿子,大清有六阿哥是百姓之福!”

    “新农具面世,是六阿哥的功绩。”

    “恭喜皇上,新农具是利国利民造福大清,值得推广。”

    “……”

    现在被彩虹屁给淹没了。

    康熙瞥了太子一眼,见太子表情如常,没怪自己帮小六抢他的功劳,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有点好哥哥的样子。

    这才像话!!

    之前的做法,像是故意把弟弟养废。

    所以康熙不得不防他一手,先给胤祜封个爵位。

    这不,一群朝臣接收到信息,已经有提出了:“新农具于国于民都是大事一桩,还能造福子孙后代,六阿哥功不可没,奴才以为皇上该赏六阿哥,还要重赏!”

    康熙点点头,这才道了出自己的真实目的。

    “新农具利国利民,能造福天下百姓,小六功劳不小。但他年岁太小,上头一群哥哥都是光头阿哥,爵位高了,几个哥哥面上不好看。暂封贝勒吧,等他几个哥哥有了爵位再往上挪一挪。”

    在场众人:“……”

    再看向胤祜稚嫩的脸,算起来他虚岁才十四岁。

    贝勒起封,皇上还嫌不够高?

    一开口,还要往上挪一挪?!

    其他皇子一点脾气都没有。

    甚至有种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爽感。

    他们心道:你可能不知道,六哥/六弟是真的爱种地。怕皇阿玛被气死,才瞒着你!

    胤祜猛地抬起头,爵位来得那么容易吗?大阿哥护卫商队出海,带回几千万两还没个爵位,他就成贝勒了?

    他转头看向大阿哥,大阿哥没什么特殊反应。

    康熙大手覆在他头上,又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大阿哥。

    六儿子有了爵位,也算有个保障,大儿子为大清带回大笔银子功绩也不小,那就一起封了吧!!

    胤祜是嫡子,在爵位上,不可能让大阿哥压过他。

    康熙又道:“保清出海也是大功绩,也封贝勒!”

    大阿哥的神色终于有了波动,他一张脸突然涨红,激动起来了,跪地领赏:“儿臣谢皇阿玛!”

    “平身!”康熙又拍了拍胤祜的脑袋,垂眸看着他,“你仔细想想,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事?”

    胤祜反应过来,热情地抱住他:“谢皇阿玛!”

    ……

    新出炉的六贝勒被康熙把包带走了,先回宫祭拜了太皇太后,把好消息告诉了太皇太后,又把胤祜带去了畅春园,胤祜就在琢磨着,怎么说才能避免挨打?

    他想种田的事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

    现在为了种田,他得了个爵位。

    以后为了种田,他可能会失去爵位。

    当然了,爵位什么的丢了就丢了,当个光头阿哥也不妨事。

    重点是他会被打死!!

    乌库妈嬷不在了,以后康熙要打他,就没人拦得住了。

    他又想老太太了。

    第120章 、送钟?你想挨打

    纠结许久,胤祜还是决定坦白从宽。

    早也是死,晚也是死,早点说他能早点去种地,说晚了每回去庄子上都会被抓回来,还不如早点说。

    反正,死一回就够了。

    当天夜里,父子二人坐在一起磕瓜子,胤祜时不时瞄康熙一眼,多瞄了几眼就被康熙逮了个正着。

    “你在看什么?又做坏事了?”

    康熙自诩了解他,他一脸心虚的样子,一定是做了坏事。

    胤祜赶紧摇头,“没干坏事。”

    “那就是想做坏事了!”

    “皇阿玛,我想跟你商量个事,先说好不能打我!”

    “不可,你先说说是什么事,朕再考虑要不要打你。”

    主要是胤祜的前科太多了,康熙也要防他一手,不说清楚是什么事,绝不会先答应他。他自己也说了不能打他,若是小事或好事,他还用担心挨打吧?康熙更不可能轻易答应了。

    “皇阿玛,明年开春我想去庄子上种地。”胤祜弱弱地说。

    “这点小事,还用来问?”康熙用一种奇怪地眼神看他,又不是读书的小孩子,他出宫自由,想去庄子上玩几天随时可去。

    胤祜沉默了一会儿。

    “你还想怎样?”康熙问。

    “皇阿玛误会了,我不是说明年春耕时去玩几天。”胤祜低垂着脑袋,声音也压得低低的,“我是想长期呆在庄子上种地。以后都在庄子上种地,不会入朝堂。”

    “想种地?朕看你是讨打!”康熙并没有放在心上。

    六儿子从小就锦衣玉食,去庄子上玩几天还行,真的跟农户一起面朝黄土背朝天,能吃得了这个苦?

    反正康熙是不信的!

    “皇阿玛,我没有开玩笑!”

    康熙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了,语气沉沉地警告道:“把你的小心思收一收,刚才的话,朕当你没说过!”

    “我有说过!”胤祜忽然抬头,神色认真地望着他。

    早就知道这一关没那么好过,但他选了这条路就一定要走,从三岁半到现在,整整十年了。小时候限制太多,又没有出宫自由,现在长大了,总不能因为不被允许,就不去做。

    在开口前,他一直纠结着,怕会挨打。

    可一旦开了口,继续说下去就不难了,若让他当作什么都没说过,未免太怂,简直对不起自己十年来的念想。

    康熙一身气场全开,阴冷的目光快要化为实质了。

    顶着他的气势压迫,胤祜挺直脊背,半点都不曾退缩。

    “皇阿玛,我不是叛逆,也不是仗着皇阿玛宠我就闹着玩,我是认真的!我想去种地,想让大清百姓都能吃饱饭,想要填满大清的粮仓,想让大清在皇阿玛的治理下开创盛世!”

    对上胤祜认真的眼神,康熙在心里感叹儿子长大了。

    堂堂皇阿哥放下尊贵的身份去种地,只为让百姓吃饱饭,他少年义气是没错,可毕竟太年轻了。

    想法是好的,光有想法有什么用?

    康熙不忍心骂他,毕竟他有一颗热忱的心,只能好声劝他。

    “你知道大清有多少百姓吗?想养活百姓的法子有很多,去种地是最笨的一种,你一个人种地能养活自己就万幸了,还想养活天下百姓?你该入朝堂去大展拳脚,去造福百姓!”

    “听皇阿玛的,造福大清的法子有很多。”

    “只要你有颗爱民之心,去哪里都有作为。去种地,你的双手只能养活你一个人,又谈何造福百姓?”

    种地辛苦只是其一,还只能勉强养活自己,又谈何抱负?

    至少在康熙眼里是不可能的。

    胤祜坚决摇头,不肯答应,又道:“皇阿玛,百姓吃不饱饭,很大一个原因是粮食产量太低。”

    康熙反问:“难道你是皇子,你的种地产量就能提高?”

    胤祜道:“无关身份。我可以去研究高产量的粮种,也可以研究提高产量的肥料,还可以研究治理虫害的农药。哪一种都是种地造福百姓,没让我试过怎么知道我不行?”

    望着儿子认真又固执的眼神,康熙陷入了回忆中。

    他在想,六儿子从什么时候起对农田起了兴趣?!

    好像很久很久了,他以前只当他觉得好玩,也许是当年在江南买农具小玩具的时候,也许更早。

    也许是进学前找他要庄子的时候。

    皇后早就知道,还帮他说话,太子也在替他打掩护。

    他们都瞒着他,就他一人不知道。

    康熙突然对皇后和太子心生不满,难怪他总觉得太子的表现太违和,时而是个好哥哥,时而对弟弟漠不关心。

    见他沉默不语,胤祜又道:“皇阿玛,让我试试吧!”

    康熙依然不赞同。

    千百年来,一直是这个产量。

    哪是说能提前就能提高的?

    现今已是汇聚了先人数千来的经验,没道理他一个没下过几次地的毛头小子能胜过历代种田人。

    “数千年来,就没有一个比你聪明的人?多少代人没做到的事,你凭什么以为你可以?别人都蠢吗?”

    再一次被否定,胤祜半点也不失望。

    “行不行暂且不谈,总得让我试试我才甘心。若连试试都不允许,我这辈子都无法安心。皇阿玛,您忍心让儿子抱憾终身吗?就让我试试好不好?”胤祜又道。

    康熙无奈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