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论仙魔殊途如何相恋在线阅读 - 第220页

第220页

    素如还是道:“我知之不全,只能提醒你在无法确保你母亲安身之处安宁时,你不宜去看她。”

    童殊觉得蹊跷,道:“我母亲自成家以来,鲜少出芙蓉山。她虽交游很少,但向来与人为善,不曾与人结仇。她在世时,尚且无人寻事上门,死后又怎会有人专门寻事而来呢?”

    素如眸光微动,却不再说了。

    然而,童殊从那欲言又止中,想到什么,顿时浑身一凉。

    如果非要说,母亲与谁有怨有恨,那只有一个人了……

    陆岚。

    这个名字,事隔五十年,以这种方式让他想起,还是叫他气得浑身发抖。

    童弦思的身骨,是他打上芙蓉山抢回来的。

    只有陆岚会跟他抢童弦思的身骨。

    他只是这么一想,已是又惊又气,全身滚出一层汗,手指紧紧成拳。

    瞬息之间,已是惊骇暴怒!

    他强迫自己要冷静。

    心想:不可能!

    他亲眼看着陆岚断气的。

    而且后来芙蓉山也鸣了丧钟,并通告全界陆岚身殒。

    如果陆岚还活着,又怎会允许芙蓉山没落至此?柳棠又何至于不人不鬼形单影支的苦苦支撑?

    不可能的。

    已经五十多年了,骨血都化成泥了,不可能的。

    “童殊,镇静。”素如的声音响起。

    童殊回神,顺着指令凝神,愣愣望向素如。他调息半晌,终是无法忍耐,开口问道:“您说的……是陆岚吗?”

    素如悠长地叹了口气:“你母亲冰雪聪明,当年便是一点即通,我该料到你也是那般的。”

    她是沉浸在某种回忆里,良久才道:“私情家事外人不宜插手。有关陆岚,你之猜测,并未得证。你明日有大战,时辰不早了,此外我知之事,待回头说与你听。”

    在素如沉吟的时间里,童殊已经猜到,素如提醒只是为以防万一,是他自己小题大做,天马行空的胡乱猜测。

    毕竟以陆岚的名气和地位,若是还在,不可能五十年密不透风,毫无消息的。

    他对自己说:是的,现在不能急。

    重复好几遍,果真冷静稍许,再加以上邪心经,他终于慢慢平静下来。

    夜已过半。

    童殊借着夜色于寺里穿行。

    夜色皎光中的寺宇,只余宝殿点点烛光,亭台楼阁浸在暮色里,像沉睡的大佛。

    甘苦寺地形,童殊是极熟的。

    哪处有阵法,哪处有机关,哪处生人不得入内,哪处要在化缘簿上写了银子才好意思进,他无一不知。

    甚至各位阵法、机关,他都略知一二。

    他发现,这些阵法、机关大多都还保有一嗔大师的手法。这也印证了童殊的猜测——自一嗔大师圆寂后,甘苦寺没有出过大能。

    但凡有新的大能加持阵法,童殊破解也要多费工夫。

    此时却叫他如入无人之境。

    他以山阴纸做了二十四面小旗,按八卦震雷离火位拍在二十四处。

    又于他行经之处设下隐踪符。

    然后,他坐在前殿的勾檐之上。

    山阴纸做的遮蔽旗,比普通的遮挡术高明许多,除非撕破山阴纸,否则外面之人是看到里面的事物的。童殊四周各插了一面山阴遮蔽旗,他稳坐阵中,放眼全寺。

    这个位置正面往北正对大雄宝殿,往南能看到寺门。

    视野最是合适。

    他折着纸,素白灵活的手指之下,一张山阴纸裁开细折,一个类似灯的东西渐渐站了起来。

    他所要做的东西,曾看过无数次,早刻在脑海里了。

    做东西亦是他自小练的本领,常年的练琵琶和炼器,使得他的手指十分灵活,此时十指翻飞着,目光却能腾出来,看向那庞然古刹于晓光中,一点一点露出真容。

    古松参天,老柏侵云,山门庄严巍峨,寺宇雄伟壮丽。

    千年古寺重檐勾云,画栋彩梁,在钟磐之声与香烟缭绕中,伴着经文与梵音的嗡鸣,睁眼醒来。

    僧众比平日起得早,寅时初,已忙碌地疾行于各处,上灯油、焚香、早课,不到寅时正,已开始用早食,而后鱼贯而出。

    于童殊所设旗符处,僧众们皆无所觉,面色平平,垂眸而过。

    寅时末,各处就位待命。

    吟诵之声,隆隆响起。

    大雄宝殿高耸入云,肃立于正北居中之位,红底泥金的匾额之上四字殿名笔势苍劲,刀工深重。

    大殿之内如来佛像高近十丈,通体溜金,宝相庄严,令人肃然起敬,环殿四周佛像罗列,千姿百态。

    有十二戒疤的僧人往来其中,敛息默声理佛,诺大的宝殿宇灯火辉煌,却毫无人声,庄严肃穆。

    然而,这不是五十多年前的甘苦寺。

    那时的甘苦寺,山门是光秃秃的一道石门,寺门是两扇古旧的呈现出木材纹理的木门,墙缝石隙青苔处处,红漆泥金大都剥蚀,牌匾大都斑驳。

    寺里用度紧张,却还经常布施百姓,于是寺里头只能节衣食。寺里除了供奉的灯烛,僧众们用的灯烛是截成几段来点的,三日才一小段,扣扣搜搜的用着。

    一嗔大师房里那盏旧油灯,灯芯常断,童殊夜里点灯,时不时还得顾着灯芯是不是尽了。

    然而那时的甘苦寺却频出大能,在一嗔大师之下,同是一字辈的师兄弟里便不乏修为佛法高深之人,空字辈里更是英才遍出。那时甘苦寺的苦行僧只要带一只旧铁钵,走到天下哪一处,都能轻易化到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