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来啊,一起撸团子!在线阅读 - 分段阅读_第 132 章

分段阅读_第 132 章

    了鞋想要上床,叫聂珑拦下了,少女杵着手臂在床头,看他,“臣妾叫皇上进来是有事儿跟您说。”

    “臣妾知道皇上这几日在处理沣江之事,此次沣江受灾范围之广罕见,沣江又被称为天下粮仓,先不说地里头那些庄稼,就说各大米行和官府库房囤积的粮食,损失恐怕是笔天大的数字。”

    说到此事,褚稷表情微微一正,“宝儿说得不错,今年给边关的军粮还在沣江尚未运来,这回不止是赈灾问题,军粮也得另想办法。”

    “臣妾料想您该头疼的,沣江地广物博,想要赈灾非一人之力可成,哪怕您有整个大宣为后盾,可国库呢?今年的军需,各项开支都得花银子,您把国库银子都拿去赈灾了,不得紧巴着别的?”

    “臣妾知晓地动之危害,凑了些银子,也算为沣江百姓尽一点心力。”

    “对了还有学堂里,您嘴里那些小兔崽子也捐了一笔银子,说要帮房子塌了没地儿住的百姓们建房子。”

    男人微微一愣,见聂珑细白的手指捏着一张单据,上面什么人捐多少银子都写得一清二楚,排在最上面那个是她,她并非以国母自居,而是写了“幼儿学堂院长聂珑捐献十万两整。”

    后头一排全是清一色的学堂小团子们的名字,排在他们先生后面,上面清楚写了哪些团子捐了多少银子,何时捐的。

    “银子是准备好了,明儿我就叫人将银子抬过去,皇上看着安排。”

    他回过神来,“宝儿该不是把嫁妆给捐出去了?”

    聂珑躺在床上,眼睛漫无目的看向床顶,“左右放着无用,给一些需要的人也好。”

    第59章

    翌日

    朝堂上文臣们为着沣江一事争得面红耳赤。

    京城这边派去主持救灾的官兵尚未到达,离沣江附近的州府第一批救援已经赶到,这不,今儿就有最新消息传到京城,说沣江几乎一片废墟,地动涉及范围之广程度之深百年罕见。

    那边的大人在折子上说连当地官府衙门都自顾不暇了,甚至许多衙门成为废墟空无一人,更别提那些受灾百姓了,他们人少力薄,救不了太多人,请求朝廷尽快支援。

    折子上能写的内容有限,只表明出一个信息,就是这回地动灾害不浅,损失巨大,朝堂上这些官员们都在为如何救灾,出多少力,多少银子,争执不休。

    每年国库里的银两是有固定花销的,大致分为几类,一是军需,这回军粮折了一半在沣江怕是找不回了,还得把这笔算上,再算上军饷。

    另外还有全国各地官员们的俸禄,朝廷六部各项支出,尤其是工部,每年花销最大,再算上其他的七七八八的,整个大宣要花银子的地方多的去了。

    因而户部尚书据理力争,不同意紧着沣江,主张要将这些花销预留下来,剩下的才拨出去给沣江州府。

    然而因先帝爷晚年荒唐,国库几乎让他败个精光,褚稷堪堪上位六年,哪怕六年他励精图治也才刚刚使大宣逐渐走上正轨,恢复生息。

    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姓梁,,做了十年的户部侍郎提拔上来的是个老侍郎,他年约四十五六,一张脸斯斯文文的,说起话却毫不含糊,领着整个户部跟其他百官们对着干。

    “皇上,各位大人有所不知,今年皇上大婚,洛江遇洪水,林林总总加起来开支早已超过往年,如今才刚刚要入夏,一年还有三个季节要过,臣不得不为后面的事做打算啊,若这些钱全填了沣江,后头还不得大乱?”

    “梁大人,照您所说,预留了银子,剩下来的根本就不够赈灾,哪怕加上每年赈灾款,我看也够呛,梁大人您就忍心看着受灾百姓因为等不到银子饿死病死吗?”

    “两个大人说得都有道理,但自古民为天下基石,百万百姓xing命若是弃之不顾,天下来该怎么看咱们?怎么看皇上?”

    梁大人冷哼一声道:“各位大人都知道,沣江乃粮食大省,每年产粮居多,光是沣江就占了国库两成,今年沣江受了灾,春耕种下去的庄稼全没了,没有个一年半载是没法恢复的。”

    “在这一两年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