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大数据推来的男友在线阅读 - 第30章

第30章

    “好的。”

    “那周五见。”姜哲衍交代完最后一句话就挂断了电话。

    -

    接下去的几天,姜哲衍几乎都泡在实验室里,又测了几组数据,完善了图像拟合的精确度。两人约好周五午饭后在南校门见面。

    因为早上有课,纪光山不想在班上穿得太张扬,套了件外套坐在角落里。吃完午饭,纪光山背着书包走到了校门口。

    姜哲衍已经到了,见到立在门口的高大身影,小跑了几步跟上去:“饭点的队伍有点长,没让你久等吧?”

    “没有,我习惯早几分钟到。”姜哲衍说着下意识抬手看了眼表。

    衬衫袖口随之滑动,纪光山无意间瞥到了一眼他腕上的表,深蓝色的反光一晃而过。

    看起来是一块价格不菲的机械表。纪光山记得姜哲衍平时戴的都是运动手表,虽说价格应该也不便宜,但还是能感受到他对细节的重视。

    “走吧。”姜哲衍微微偏头,眼神落在朝自己跑来的纪光山身上,突然轻笑了一声。

    “你笑什么?”纪光山不解地看向他。

    姜哲衍抬手戳了下他的领带结,纪光山像只受惊的猫,下意识挺直后背:“你干嘛?这结我早上起床打了好久的!”

    看着被他戳瘪下去的领结,纪光山的脸也跟着垮了下去。

    姜哲衍似笑非笑,把手提包塞到他手里,扶着他的肩拉到了保安室后面的树丛里。

    “喂喂喂!”纪光山小声提醒他。

    姜哲衍装作没听见,熟练地挑起他的衣领,抽开了那个松散的领结。

    “你的手好冷。”纪光山把头偏向一边,嫌弃地小声吐槽。

    姜哲衍没有应声,调整好两边的长短,固定好接触点,把长边从上面绕了下去。

    纪光山继续找理由开脱:“我一年也穿不了几次正装,现学也很正常。”

    姜哲衍似有若无地应了声,像是在肯定他的理由。看着那双骨节分明的手熟练地眼皮下绕圈,纪光山略微有点走神。

    他发现姜哲衍的左手指甲剪得特别整齐,相比之下,右手稍微蓄了点,看起来更加饱满。

    像是为某种弦乐器特地留的指甲。

    纪光山忍不住好奇:“你学过乐器?”

    姜哲衍把结抽紧,慢慢推上去,直到贴合领口的弧度才接话:“会点吉他,不过现在弹得少了。”

    “读博后没时间了?”纪光山仰头看他。

    姜哲衍细心地帮他整理领口,偏凉的手指又蹭到了他的脖子。纪光山缩了缩肩膀,没有再追问。

    “好了。”姜哲衍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

    “谢了。”纪光山把包还给他,不自在地摸了下后颈。

    合作公司位于高新技术园区,正好有顺路的地铁。中午不是通勤的高峰,地铁上有不少空位,两人自然地坐在了一起。

    上车后姜哲衍的话就少起来,估计是在思考接下来做的汇报。纪光山见状没有打扰,也拿出资料认真复盘了一遍。

    十几站路一晃就到了,纪光山听到广播,赶紧用胳膊肘戳了下姜哲衍。

    姜哲衍回过神来,轻轻应了声。

    整个园区高楼林立,一眼看过去根本找不到方向。姜哲衍显然来过很多次了,一直走在前面带路。

    走到前台,他向前台的保安说明来意,拿出学生证给他看了一眼。

    “这位是?”

    姜哲衍回头看了眼纪光山:“我同事。”

    纪光山见状也递上了自己的学生证,登记之后保安便帮他们刷了电梯的权限。

    上楼后,姜哲衍大步走到一间办公室前,抬手叩门。

    里面传来一声“进”,姜哲衍应声推开门,和坐在办公桌前的人四目相对。

    “是小姜啊。”桌前的中年男人站了起来。

    “你好。”姜哲衍上前一步和他握手,一边介绍说,“考虑到特殊情况,这次我带了一位翻译。这是我的同学纪光山。”

    纪光山顺势上前和他握手。

    “去会议室吧,我和保罗先生稍后就到。”

    姜哲衍微微颔首,又转头给纪光山一个眼神,示意他跟上来。

    纪光山站在后面,看他那套行云流水的cao作,忽然感觉就像是一个陪总裁谈生意的实习期小翻译。

    第20章 “翻译官先生”

    姜哲衍跟着公司的负责人走进会议室,拿出电脑拷贝文件。纪光山见帮不上什么忙,站在一边问:“需要我做什么?”

    姜哲衍把他拎到自己左边的空位上:“你坐我边上就行。”

    纪光山听话地坐下,从包里翻出纸笔,安静地坐在桌前。

    其余负责人陆续进来,十多人的圆桌很快被填满。姜哲衍走到屏幕前,介绍过纪光山之后就开始了汇报。会议桌上一半都是外国人,姜哲衍也很自然地用英文作报告,大家都能听懂,根本不用麻烦纪光山。

    虽然无所事事地坐在桌前,纪光山还是没有放松,把这场会议当成练听力的机会,依旧在认真做笔记。

    或许是心理作用,纪光山突然觉得姜哲衍很适合做听力材料。英专学生每学期都要做数不清的pre,纪光山也遇到过不少掉链子的队友,把字全堆在ppt上,照着念还磕磕绊绊。

    像姜哲衍这样的专业和流利程度,必然少不了大量的文献积累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