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小土狗在线阅读 - 第29章 哥哥弟弟的往事

第29章 哥哥弟弟的往事

    范辞然开摩托车很稳,完全不像范强那乡村非主流的开法。这两天来,每次坐范强开的车,陆泽玉都怕拐到沟里去。

    “你哥开车比你好。”陆泽玉拍了拍范强的肩膀。

    “那是,我这开车的技术,还是当年我哥教的!我哥可是老司机了!”

    陆泽玉笑笑:“老司机,注意素质。”

    来到了田里,范新秀拿着镰刀跑了过来:“小然,你们怎么来了。这里多热啊,干嘛不在家待着。”

    “来帮你们,在家也没事做。”范辞然很自然地拿起一个草帽,戴在头上:“妈,给我一把镰刀吧,我来割。”

    “不用了,我跟你爸就带了两把过来。现在只剩下一小点儿了,我和你爸自己忙活就行了。”

    范辞然轻笑着,把范新秀手里的镰刀拿过来:“妈,你坐着吧,我来就行。”

    “你这孩子,老是这么勤快。”

    范辞然正要带上手套,范强就跑了过来,大声喊着:“哎呀,妈,怎么能让哥干活儿呢!哥的手是拿笔的,少让他干这种粗活!”

    范新秀跟着附和:“就是,强子说得对。小然,你都好久没干过这种活儿了,要是伤到手就不好了,坐着吧。”

    范辞然说:“哪有这么矫情,妈,你过去叫爸也休息一会儿。剩下的,我和小循来割就行了。”

    说着,范辞然已经朝着随风摆动的稻区走去。自从他上了大学之后,就已经没有时间来帮家里秋收了。但是这些农活儿小时候都干过很多,现在依旧熟练。

    陆泽玉虽是总裁,但是他也不是家里真正管事儿的。家里的主产业是他大姐和他爸在负责,他管理的不过是分公司,平时事儿也不太多,就跟着身边的纨绔子弟瞎混。

    混得久了,陆泽玉也习惯以貌取人,他一看范强,就知道是个傻逼土狗。看范辞然,觉得这人有着超越年龄的稳重和成熟,而且那双手,不应该干农活儿。

    他觉得范辞然应该不怎么会割水稻,要是和范强一样,就知道闷头干农活儿,哪里来的时间学习?

    他刚开始还想着跟范强骂架,你看,你哥也不会割稻子!凭什么你就一天到晚催着我!

    但是没想到,还是失算了,范辞然割得很熟练,而且也很快。

    范强对陆泽玉道:“你看看我哥,人家也是在城里工作的,人家就这么勤快!就你,干点活儿就鬼叫半天,懒鬼!”

    陆泽玉不服气了:“就会心疼你哥,他的手是拿笔的,我的就不是了吗?”

    范强眼中的鄙视都要溢出来:“我呸,还拿笔,你那手就光会打飞机。”

    “范强!”陆泽玉一脚踩在范强的解放鞋上。

    范强不理会这个作精,走过去把赵大桥拉到范新秀旁边,让他休息。然后拿起赵大桥的镰刀,去和他哥并肩割稻子去了。

    范辞然擦了擦下巴的汗,转头看范强,说:“这几天累坏了吧?”

    “没有,割点稻子能累到哪里去,这比在工地绑钢筋轻松多了!”

    范辞然道:“等年后,你就可以到哥那儿去了,哥给你安排轻松点儿的工作。”

    范强眼睛都亮了起来:“年后就可以了?那到时候,我跟你一起住吗?”

    “当然了,年后哥差不多就能买房了。到时候你去了,就跟哥一起住,也有个照应。”

    “这么快就能买房了?哥,你也太厉害了吧!”范强很兴奋,声音也大了起来。

    范辞然低声道:“应该是可以买了,你先别跟爸妈说,等到时候真的买了再说。”

    “好好好,哥,我真的高兴死了!”

    范强最佩服的人就是他哥。

    小时候大家都穷,所有的农业全都靠人力,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机器。

    范辞然比范强大五岁。

    那时父母整天在地里干活,范辞然带着小小的范强在田里玩。范强小时候老喜欢哭,范辞然就背着他,从田坎的这头,走到那头。带着他抓蟋蟀,追蜻蜓......

    范强因为身体的原因,从小父母就没给他穿过开裆裤。村里的孩子个个都露着屁股跑,要撒尿了就直接蹲下。而范强的裤子是严严实实的,经常尿裤子。

    范辞然抱着他在院子里洗屁股,给他换裤子,又给他洗尿湿的裤子。一双小小的手,洗了不知道多少条裤子,晒满整个院子。

    后来,范辞然去上学了,聪明又勤奋,回回都是年纪第一,把第二名甩出一大截。村里完小的老师,每次看到赵大桥和范新秀都赞不绝口,说你家那孩子,以后肯定能成大器!

    那时候住的还是泥巴房,家里只有两间屋子,范新秀和赵大桥住一屋,范强和他哥住一屋。范辞然属于天生聪慧,又勤奋好学的人。当时村里都还没有通电,赵大桥用木板做了个小桌子,给他点上煤油灯,让他看书。

    范强每次都趴在桌子边,看他哥写作业,时不时就问,哥哥,什么时候才讲故事啊?

    范辞然这个时候总会给他一颗糖,说,等哥哥做完作业了就给你讲。

    范辞然升了初中之后,依旧是名列前茅。

    到县城里念高中,高一刚进校进行摸底考试的时候,范辞然这个乡下的孩子居然考了年级第一。成绩远远超出县城里的孩子,让老师们大吃一惊。

    高考时,更是以省状元的好成绩,被全国排名第一的大学录取。

    县里的教育资源一直不太行,能考上一本二本的人,每届都不超过100个。这次出了个省状元,让学校和教育局不少的领导都得到了提拔和奖励。

    录取通知书下来的那天,县教育局局长、校长、班主任、年级主任等人,带着大红花和八万块奖金来到范强家祝贺。

    范强已经上初中了,正因为成绩太差被分到了差班而愁苦。领导和老师们在院子里和范辞然合影,范强躲在菜地里不敢出来。

    班主任问范新秀:“你家不是还有个小儿子吗,叫他过来啊。大家一起拍个合照!热热闹闹的。”

    范新秀左看右看,没有看到范强。

    赵大桥大喊着:“强子,你又跑哪里去了,快点出来!老师说要一起拍照呢。”

    范强慢吞吞的,低着头从菜地里回来,小声说:“我喂猪去了。”

    “这个时候还喂什么猪啊,快点来拍照!”赵大桥去拉他的手。范强脸很红,一看到这么多老师,他紧张得不行。

    范辞然把范强搂在身边,将大红花放他手里,小声说:“不怕,有哥在呢。”

    那张照片里,所有人都看着镜头笑,只有范强扭头盯着范辞然手里的录取通知书。

    范强读到初二就想辍学了,偷偷跑回家好几次。说是自己不想读书了,反正也读不成。他们差班的学生不可能考得上高中的,还不如直接去打工赚钱。

    赵大桥和范新秀不停地劝着范强,急得不行,后来只好打电话给范辞然。那天范强在院子接电话,和他哥聊了两个小时,才不情不愿地背上书包。

    果不其然,他没考上高中。

    范辞然那时在上大二,他请假回来,带着范强去办复读手续,还给他买了好几身衣服。范强穿着新衣服,坐在教务室的外面,听着范辞然在和教务处主任求情。

    “小范,我也知道你的意思。但是范强的成绩实在是太差了,我们的复读班是有要求的。范强的成绩让我们也很难办啊,要不你再去别的学校问问?”

    范辞然往他手里塞了一沓现金:“主任,我已经问过好几个学校了,现在也是没办法了。我弟弟挺能吃苦,我私下也会监督他的,您就行个方便吧。”

    主任左右为难:“小范,这有规定的。我也想帮你,但是这......”

    范辞然拿出钱包,又往他手里塞了点钱。

    主任叹了口气,背过身数钱。片刻后,把钱塞到衣服内兜里,说:“那就让他试试吧。不过只能是给他分到普通班去,剩下的只能让他自己努力了。”

    “谢谢主任。”

    范辞然走出来门,过来拍拍范强的肩,对他道:“可以了,以后你就在这里上学。努力点,不能再浪费时间了。”

    范强盯着脚上的新鞋子,豆大的眼泪滴到鞋面上。

    一共复读了两次,范强都没考上高中。

    那次成绩出来后,他回到家里,对赵大桥和范新秀说,以后我就去打工了,我要给哥挣学费,我不读书了。

    “怎么能这样了呢!再不行,也要读个技校!”范新秀拿出手机,要给范辞然打电话。

    范强拦住她:“妈,我不读,技校那种地方能学到什么啊,都是些混日子的!你们也别告诉哥这事儿,等过年了再说。”

    赵大桥和范新秀经不住范强的哀求,最后只能同意了。范强到街上,找人弄了张假的成绩单,拍了照发给范辞然,就去工地打工了。

    过年,范辞然回来,知道了这事儿之后,也没说什么。沉默了好久,才摸摸范强的头,说,不怕,有哥在呢。

    范强在工地干了一年的小工,就回家种菜了。当时政府振兴农业,派了好多专家过来考察地质后。开始免费发种子,鼓励大家种菜。

    赵大桥和范新秀都是性子软的人,眼下范强就成了一家之主。这地里,哪块要种青椒,哪块儿要种小白菜,那块儿种西红柿,范强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第一批青椒和白菜卖出去之后,赚了2300块钱。范强坐在屋子里,把钱数了一遍又一遍。

    然后抽出了了300放到自己的钱包里,将剩下的2000块递给赵大桥,说:“爸,等会儿你去镇上,把这钱给哥汇过去。”

    赵大桥站在一旁数钱,犹豫了一会儿,低声问:“两千块都给你哥啊?”

    “对啊,家里留三百就够了。哥现在还在读书,城里要花钱的地方可多了!咱们在家里节省点,多给哥点生活费,让他吃好穿好,别让那些城里人看不起他。”

    赵大桥摸着手上的钱,又小声道:“要不,多留几百块吧。你妈的衣服都旧了,我还想着这次给她买几身衣服呢。”

    范强把他手里的钱拿过来,又抽出三百,说:“那这三百给你,你拿去买衣服去。剩下的一千七,都给哥汇过去。”

    “行吧。”

    赵大桥开着摩托车出了门后,范强又拿出一个小本子记账。现在家里的钱都归他管,得精打细算呢,每一笔钱都得花在刀刃上。

    晚上范强从菜地里回来。看到范新秀穿了一身新衣服,还带了新耳环,正在水龙底下处理一条鱼。

    范强问:“妈,你这耳环哪里来的?”

    范新秀笑着:“你爸今天刚买的。”

    范强冲进了屋子,没找到赵大桥。

    找了一圈,看到赵大桥在歪脖子树下和人聊天,乐呵呵道:“那耳环其实有点儿贵,差不多四百呢。但是我媳妇儿一直没有能戴出门的首饰,我这一咬牙,就买下来了。”

    范强跑去把赵大桥拉到一旁,低声问:“爸,你怎么给妈买那么贵的耳环?你老是这么浪费钱,哥现在还在上学呢,哪能这么挥霍!”

    赵大桥不高兴了:“那买耳环的钱,是我自己的私房钱。再说了,你哥说他自己能挣钱呢,不用我们给。”

    “他说不用给,我们就不给了?哥那么要强,能跟我们诉苦?”范强越说越生气,眉毛一横:“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不懂事!”

    赵大桥也急了,拿出汇款账单给范强看:“你看看,我今天去给你哥汇了一千七过去。你哥又给我打了回来,还打了四千块呢!”

    “怎么回事,哥哪里来的钱?”范强瞪大眼睛,看着账单。

    “你哥给我打电话了,说是他在当家教,一个周末能有六百块呢。他前不久还拿了八千块的国家奖学金,还有什么项目奖的,我也不懂。反正他说他有钱,就给我打回了四千块。”

    赵大桥把银行卡和存折本都给了范强:“你拿着。我身上还有五百块,我自己留着。不然每次给你妈买点东西,还得跟你请示。”

    范强语气没有那么横了:“我又没说不让你买。只是说咱家现在情况特殊,该节约的还是得节约。”

    “哼,你就爱抠抠搜搜的。”说完,赵大桥抬脚走了。

    范强捏着银行卡和存折本,给范辞然打电话,聊了好久。确认范辞然真的有钱用,这才放心了些。